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天长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执行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紧紧依靠全体代表和广大群众,推动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为建设“三个天长”,加快实现“两个冲刺”目标,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
(一)认真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以宪法和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监督力度、监督方式、监督效果上下功夫,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依法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突出重点抓大事、开展活动有深度、跟踪督办求实效,进一步强化跟踪监督,增强监督工作实效,推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年计划召开6次常委会会议,着重听取和审议下列专项工作报告,并对有关工作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
1、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预算具体安排方案的报告;
2、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预算调整情况的报告;
4、市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工作报告;
5、市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6、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7、市人民政府关于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8、市人民政府关于水利改革发展情况的报告;
9、市人民政府关于重点工业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
10、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认真实施《天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暂行办法》,对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二)开展法律监督和专题调研。加强对法律法规和人大常委会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开展《宗教事务条例》实施情况、《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实施情况、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实施评估工作、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情况、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全市渔业发展情况等调研,推动法律法规和人大常委会决定的贯彻落实。
(三)做好监督公开工作。进一步遵循监督公开原则,及时将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常委会审议意见及“一府两院”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和执行决议、决定情况,向市人大代表通报,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按照中央和省、滁州市以及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依法办理信访,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坚持常委会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坚持“两个纳入”的工作思路,继续开展涉法涉诉、重信重访调研督办工作,加强信访综合分析,把督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抓出实效,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
二、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
(五)认真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不断规范和完善任免工作程序,努力提高人事任免工作质量。
三、认真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六)依法决定重大事项。认真贯彻实施《天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结合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调研等,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积极审慎地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联系与指导
(七)进一步规范代表工作。新一届市镇人大代表选出后,要以多种方式组织代表学习相关法律和人大知识,帮助代表尽快进入角色,提高履职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对代表小组活动的联系和指导,充分调动广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的积极性。按照合理划分、便于活动的原则对市人大代表进行编组,完善代表活动制度建设。突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出代表小组活动意见。组织代表开展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集中视察,安排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积极支持代表依法履职,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和活动的参与面,丰富人代会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增强活动实效。
(八)加强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工作。认真梳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议案和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中交办。继续坚持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议案、建议办理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九)进一步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继续推进“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代表开展向选民述职和接待选民活动,扩大代表的有序参与面,认真听取选民意见和建议,及时转交并督促有关机关办理,帮助解决选民反映的实际问题。
(十)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常委会重要工作和活动,继续实行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全市人大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基层人大干部培训,加强基层人大队伍建设。
五、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
(十一)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常委会机关每周集中学习和法制讲座制度,丰富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效,不断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加强机关内部管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十二)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执行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议事规则,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提高。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常委会制度建设水平和依法履职的能力。
(十三)加强宣传信息工作。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民主与法制舆论氛围;加强人大内部信息采编和报道工作,及时公开人大信息,做好人大网站的更新、维护工作。
(十四)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人大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
(十五)加强机关老干部工作,发挥老同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