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长市石梁镇人大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务主业、强基础、谋创新”,紧紧围绕“二二四四”制度、“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和滁州市人大“两规则一职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做好代表小组联络、代表视察、代表座谈等具体活动,进一步推进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着力强化制度保障。1、落实人员保障。为了更好的开展人大代表小组活动,2017年年初,天长市石梁镇人大印发了《关于明确各村(社区)人大代表小组组长和联络员的通知》,以文件形式明确了村(社区)代表小组组长和联络员,做到有人办事;2、落实经费保障。每年由镇财政拨付每村(社区)3000元工作经费,每年分别给予代表小组组长、联络员各1000元工作补贴,做到有钱办事。3、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年初制定了《石梁镇人大代表小组考核办法》,年终由镇人大主席团对各代表小组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镇千分制考核当中,对前三名的村(社区)给予奖励,分别奖3000元、2500元2000元,有力地推动了人大代表小组工作。
切实加强代表学习。为了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坚持集中学习为辅、自我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在2017年下半年召开的人代会期间,邀请了镇司法所所长刘汉校同志围绕“人大代表如何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开展了专题培训。同时,市、镇人大代表分别以代表小组为阵地,定期开展集中学习、讨论。为了方便代表学习,2017年年初该镇人大还组织编制了《石梁镇人大法律法规制度选编》,内容涵盖了《宪法》、《代表法》、《选举法》、《组织法》、《安徽省人大工作条例》、《镇(街)人大工作五项制度》等,共印发了200余册,人大代表人手一份,为代表更好的履职打好坚实基础。
规范代表小组活动。2017年,天长市石梁镇先后组织开展了镇人大代表小组活动30余次,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4次,分别对蔡河中心村建设工程、十八集幼儿园、集镇和十八集农贸市场工程、十八集小学少年宫、石梁九年制学校、长青集团等进行了视察调研。通过视察调研,切实发挥了人大代表作用,真正做到为民排忧解难。
天长市石梁镇十八集幼儿园坐落于天长市经八路安置小区内,占地面积
天长市石梁镇陆营村农科-赵庄-陆庄三个组共用一个引水渠,农忙时节农民打水困难,加之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以后,路牙边泥土流失导致渠道淤堵。得知此事实情况并经实地走访后,在2017年3月份开展的陆营村第一次人大代表小组活动上,以陆保富为组长的代表们提出了将该引水渠进行衬砌的建议并上报至镇人大主席团。镇人大主席团接悉后,积极关注,及时对接水利部门,推动项目实施。目前该工程已经完工,可同时满足这三个村民组的用水需求。
切实发挥代表作用。天长市石梁镇镇人大代表、主任科员袁长龙同志蹲点包村的何庄村有这样一户人家,爷爷、父亲和妻子相继因病去世,剩下奶奶、母亲和一个刚读六年级的儿子,一家四代、四口人仅靠他一人在外打工维持生活,他就是前庄组的俞长青。在得知俞长青家的情况后,袁长龙同志积极主动对其进行帮扶,为该户争取教育补贴和就业帮扶,春耕生产前,还为他家送去了春耕备肥资金。2017年午季之前,俞长青在工地做工时不慎摔倒,大腿跌断,眼看正面临农村午季抢收、抢种,卧病在床的俞长青不能下地干活,一家人愁得不知如何是好。得知他腿部跌断后,袁长龙同志带领镇扶贫办工作人员立即送去了2000元助耕金,同时发动镇、村干部们先后数次上门为他家放好农田水、耙好田,组织人员拔秧、插秧,帮助他家顺利完成午季“双抢”,解了一家人的忧愁。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为更好的倾听民声、反映民意,2017年以来,天长市石梁镇人大印发了《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要求,各代表小组相继建立健全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网络平台,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双向交流互动。同时,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市、镇人大代表小组定期开展好集体接待选民活动,提前发布接待选民公告,认真做好选民接待登记工作,将老百姓关心、关切的问题进行认真详细的记录,及时进行交办,并全程督促落实。能解决的及时帮助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创造条件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说明,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天长市石梁镇人大 马文明、王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