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那一刻,就是我们人大代表最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时候。”
在他的协调下,探索了基层矛盾协商式源头治理新路子;在他的推动下,独栋住宅楼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难题妥善解决;在他的建言下,城市社区老年食堂得以全覆盖并安全运营……他就是安徽省天长市人大代表、广陵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丁万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坚持从选民中来、到选民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发挥了一名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纠纷事,再烦也要化解”
群众利益无小事,调解纠纷暖民心。今年初,该街道曙光社区某居民组鱼塘承包人孙某某与种粮大户何某某因使用当家塘水源问题,而产生纠纷。双方从最初的言语谩骂发展到肢体冲突,且双方当事人均不服社区和派出所调解,数次发生冲突后报警处置,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今年5月,丁万祥与街道综治中心在开展社情民意线索摸排时,了解到这一纠纷信息,遂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当起了“老娘舅”角色,接手并调解这起纠纷。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他的斡旋下,通过“一倾听、二共情、三找焦点、四找结合点、五握手言和”的“五步工作法”,阐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缓和了双方对立情绪,让双方当事人均认识到自身问题,双方主动作出让步。最终,他协调社区和居民组在种粮大户何某某两年承包期内如遇干旱季节,视情补助涵闸改造及提水费用,这一调解方案化解了双方充满火药味的矛盾纠纷,也探出了基层矛盾协商式源头治理新路子。
近年来,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积极探索“人大代表+调解员”的群众纠纷化解机制,从第三方的角度参与矛盾调处,并发挥跟踪监督作用,切实保障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辖区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赞誉。
“急难事,再难也要解决”
“大热天的,把水停掉了,太缺德了!关键是我从来没欠缴水费啊!”去年7月,家住该市天康大道的某综合楼的住户老张,面对突然停水情绪激动,气愤不已。随后,还组织了左邻右舍来到市政府和信访局进行上访。
原来,该住宅楼是一栋建成近20年的沿街独栋住宅楼,由于用水尚未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因此属于集体户。平时,由临时管理人员收取水费,近年来,随着管理人员水费征收行为不规范,“跑冒滴漏”严重,加上部分住户以各种理由拒缴水费,导致自来水公司收不上水费而被停止供水。因此,住户们迫切希望通过“一户一表”改造来彻底解决问题。但也有用户顾虑改造费用或管线走向问题,对改造漠不关心,而拒绝公摊费用。
无论是从事行政管理还是代表工作,丁万祥都时刻关注群众呼声,义不容辞担当群众“代言人”。为此,他利用市人大代表和自来水公司行风监督员的便利身份,在苦口婆心做好住户工作的前提下,他数次奔走于市自来水公司和住建局,帮助住户们“讨价还价”改造费用。最终,达成了每户只出1000元、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和街道予以补齐的最终改造方案,并取得了所有住户的支持与配合。
“以前‘跑冒滴漏’严重,水费就是一笔糊涂账,丁主任帮助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今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啦!”去年7月,随着该住宅楼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结束并顺利完工,该住宅楼居民陈女士高兴地说。
“民生事,再小也是大事”
小食堂,大民生。近年来,时常有老人向丁万祥反映,希望在社区建立老年食堂或就餐点。通过组织代表调研发现,该街道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居住在老城区,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子女们大多不与老人住一起,由于行动不便,就餐问题俨然成了老人心头上的“老大难”。为解决辖区老年人实际生活需求,他联络了数位人大代表,通过代表建议及时反映了这一现实问题。随后,该建议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并在市民政局和街道的关心与支持下,目前,该街道所有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红烧茄子、素炒豇豆、毛豆仔鸡、红烧鲫鱼……”临近中午,该市土城社区老年食堂饭菜飘香。为让老年人花上5-9元钱就可以吃到一顿菜品丰富、荤素搭配的饭菜,该市按照“三类五档”对老人给予1-5元的助餐补贴。现如今,好吃还不贵,暖心又暖胃的老年助餐服务深入人心。今年6月,丁万祥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街道市场监管和食安办负责人,深入社区老年食堂,面对面倾听就餐老人的心声,并协助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活动。他们要求老年食堂(助餐点)按照“六公开”要求,将食堂食品有关证照和工作管理规定公布上墙,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食品安全。以确保老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那一刻,就是我们人大代表最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时候。”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丁万祥做好代表工作的深切体会。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时刻想着民之所盼,努力为民解困、办实事,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风采。(安徽省天长市广陵街道:刘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