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张铺镇人大代表陈家山:立足人大本职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人大代表就是要和群众打交道,只有知道群众想要什么,才能更好地做好代表工作。”张铺镇人大代表陈家山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一名基层代表,陈家山奔走在田间地头第一线,有效利用自己距离群众最近的优势,用“履职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

理论铸魂,补精神之钙。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陈家山知道自己的理论素养还远远不够,因此他格外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为自己履职“充电”。在休息间隙,他时常利用社交网络,线上学习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代表履职等相关知识。他表示只有自身本领硬,才能有为民解忧的能力,只有“有水平”,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

2024年初,在张铺镇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陈家山提出《关于加强代表理论学习的建议》被采纳,后经镇人大研究认为确实可行,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为新的一年人大代表履职奠定了良好基础。基层故事说来说去就是老百姓的故事,就是要和群众打好交道,他在“板凳会”上听民情,“庭院会”里解民忧,“田间会”上传政策,面对面沟通,心贴心解难,让代表与群众联系在“家门口”。

履职为民,发百姓声音。“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自2021年被选举为代表以来,陈家山以“三点一室一家”平台为切入点,以“接待选民日”活动为抓手,广泛征集群众意见,认真走访调研,先后提出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危房改造、留守儿童走访、秸秆禁烧、防溺水等30余条建议,用“收-答-评”的闭环解决群众工作生活“缺环”。

“代表同志,咱们村高庄站这个渠旁边护坡土掉到渠里了,容易形成淤堵,明年农忙时可能会影响取水,请您帮忙解决一下。”2023年11月,陈家山正在协调农户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时,一名群众向他反映了该问题。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他提出了《关于将高庄站纳入今冬明春项目的建议》,经镇党委政府研究,认为该处符合今冬明春水利工程建设要求,属“五小工程”建设重点,后于今年4月开始正式动工。“咱有问题家门口找代表就能解决了,办事效率杠杠的。”虎山村的种粮大户鞠永勤笑着说道。

示范带动,促产业发展。“代表代表,只有优秀才能做代表,身上的‘代表包袱’让我深知肩上千斤重担。”陈家山谈到代表身份时感慨说道。作为代表,他不仅是家山农事服务合作社的负责人,更是镇科技示范户,在学习种植知识的同时,还示范带动着周边群众,并为50余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获得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我镇实施1000亩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完成94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新增土地流转623全镇现有家庭农场1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粮食种植面积达10.9万亩,机插率达100%,农业形势一片大好,更激励着我去做些事情”据悉,陈家山承包了30余亩土地,有粉碎机、插秧机、收割机、输送机、无人机等大小几十台机器,主要从事育秧、插秧、收割、烘干全过程农业托管服务。镇上有种植问题的农户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这位“全能型”代表。

一直以来,张铺镇人大积极为民发声,推动民意落实,用一个个“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生动案例,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下一步,张铺镇人大将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民尝到更多种地的甜头。(张铺镇 魏金娣)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