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长市广陵街道人大工委携手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创新推出“代群”互动、邻里互助、问题互谅、道德互评“四互工作法”,引导和督促人大(选民)代表既“坐堂接诊”,又“主动出诊”,激活了人大(选民)代表履职新动能。
围绕“代群”互动,该街道祝涧村组织选民代表开展“板凳议事会”,变“群众找上门”为代表“服务送上门”,促成了1176平方米的“农村幸福苑”项目落实,推动了代表履职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在邻里互助方面,天福社区组建了“邻里帮帮团”,由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热心居民志愿者组成互助小组。今年4月,平安路天佳转角综合楼因大风导致楼顶太阳能热水器倾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社区党委书记、选民代表杨梅及时消防救援大队,联系协调住户采取临时解决措施,消除了安全隐患;问题互谅机制则注重源头治理。广宁社区创新设立“邻里会客厅”,由人大(选民)代表、社区调解员和法律顾问组成调解团队,采取“提前介入、多方共商”模式,引导居民群众“有理让三分”。今年以来,该社区通过该机制成功化解赡养纠纷、物业矛盾、薪资纠纷等各类问题2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7.8%,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天福社区建立“道德互评”机制,通过邀请人大(选民)代表参与“身边好人”评选、点赞活动,并以群众推荐、邻里评议、公示监督等方式,推选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热心邻居和优秀志愿者等典型,制作“身边好人”事迹宣传栏,带动形成“学习榜样、争当先进”的社区风尚。
“实践证明,唯有推动问题化解在基层、共建共治在基层,才能倾心倾力答好人大代表推动基层治理的‘必答题’。”广陵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组织代表开展常态化联系走访活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陵街道 刘世军 柏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