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不是‘走过场’,而是营商环境的‘清障车’。”近日,天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宏生的话,道出了该市以人大力量撬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坚定决心。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天长市人大常委会以“监督之力”破局开路,书写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崭新篇章。
如何让企业“急难愁盼”无处遁形?天长人大打出组合拳:线上,广开言路,依托“天长人大”APP与数字平台推送定制问卷,聚焦政策落地、审批效能等核心痛点,回收有效问卷近200份,清晰暴露出“政策兑现存在时差”“高频检查干扰经营”等堵点;线下,深度问诊,组织人大代表“进园区、访百企”,与企业家“面对面”话痛点、谋对策。点位动态监测更是一大亮点,在重点园区、产业链龙头企业设立2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实时收集涉企检查频次、要素保障等关键数据。
“天长新奥燃气有限公司、龙泉水务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测评结果为基本满意,其余均为满意。”今年6月,天长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评议,对随机抽取的25家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自2022年以来,天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为期4年的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行动,制定第一年开展“专题询问”、第二年实行“工作评议”、第三年“说事点评促进”、第四年组织“满意度测评”的监督流程,紧盯问题促整改,跟踪问效抓落实,持续深化监督工作。
“过去监督像‘大海捞针’,现在有了清晰的‘路线图’,每个动作都精准发力,助力我们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天长市人大代表、安徽省康利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训祥表示。
今年7月,安徽艾福智能科技因扩产急需增设变压器,但受制于“一户一表”政策陷入困境。该市人大代表、广陵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柏广新在走访中获悉后,主动靠前服务,牵头协调供电公司、城郊供电所等单位,打破政策执行壁垒,及时完成电表增容,为企业省下高昂的额外电费。不到一周时间,处于茫然状态的企业负责人周英俊不禁感慨道,“人大代表的‘沉浸式’服务,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
为企优环境,人大有作为。天长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实践,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企业感受到“问题有人管、诉求有回音、发展有支撑”。随着监督之力持续注入,一幅“天一流”的天长营商环境新图景正加速绘就——在这里,法治的阳光普照市场,服务的甘泉滋润企业,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监督之力,正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刘世军 肖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