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夯实基层治理根基。近年来,天长市广陵街道人大工委立足街道实际,探索深化人大代表与选民代表协同履职机制,通过搭建平台、融入网格、强化监督等方式,走出了一条基层人大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务实路径。
搭建平台,畅通代表履职“主渠道”。该街道人大工委依法荐选产生85名选民代表,与26名省、滁州和天长市级人大代表结对履职,形成代表工作合力。为延伸履职触角,该街道人大工委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设立代表联络站,实行工作日常态接访和“与‘陵’相约”接待制度,使其成为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化解民忧的前沿阵地。
该街道选民代表、天长市人大代表董亚楠身兼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她通过日常走访、线上沟通等方式,悉心记录“民情日记”。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天聚山庄内涝问题,她通过工作室平台迅速反馈并跟踪督办,推动问题快速解决。据悉,去年以来,已协调解决充电桩安装、小区内涝改造、“嵌入式”养老服务站建设等民生难题10余项,切实将民主理念转化为惠民实效。
融入网格,当好服务群众“五大员”。街道人大工委充分发挥代表人熟、地熟优势,将“两代表”嵌入全街道96个村(社区)微网格,推动代表履职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最小单元。其间,代表们积极担当作为:一是政策法规“宣传员”,深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二是矛盾纠纷“化解员”,助力社区和谐稳定;三是社情民意“信息员”,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四是民生实事“监督员”,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监督;五是法律维权“引导员”,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五大员”推动了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近年来,代表们先后联系群众超1200人次,开展各类惠民政策宣讲30余场,协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120起,代表履职足迹遍布街巷楼宇、商企场所和田间地头,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强化监督,创新代表问效“新模式”。为增强监督刚性,街道人大工委创新实施“代表问效”模式,采取“精准约谈+深度询问+现场会办”模式,推动监督工作走深走实。今年6月6日,在该街道民生实事专题问效会上,代表们围绕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约见街道相关承办部门负责人,开展面对面询问,共同剖析问题、商讨方案、明确时限。
问效其间,代表们就社区养老服务、老旧小区改造、畅通农村公路“最后一百米”等提出尖锐问题,承办部门现场作出承诺,有力推动民生实事高质量推进,提升了民生实事办理效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广陵街道人大工委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机制,聚焦“联系、议事、监督、评议、助力、调解”六大职能,推动人大代表与选民代表同心协力,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人大力量。(广陵街道 刘世军 柏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