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天长市人大>> 镇街人大>> 镇街人大>>正文内容
为民履职践初心 巾帼代表显担当 ——记秦栏镇人大代表陈家梅
“把村务事当自家事,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天长市秦栏镇人大代表、花园村党总支书记陈家梅办公桌上有这样一句工作格言。二十多年的基层生涯,她始终秉持初心,兢兢业业,带领着花园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身先士卒,做群众安危“守护员”
今年4月,面对扬州、上海等周边地区疫情,陈家梅始终坚守一线、冲锋在前,维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她所在的花园村位于皖苏两省交界处,沿苏边界长达6.3公里,两地人员交流密切。为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她在沿线设立7个防控卡口,组织100多名党员志愿者在卡口24小时执勤,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为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她牵头构建“村党总支—子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按每个微网格平均覆盖30户村民的标准,将全村780余户居民户精准划分到近26个微网格内,实现疫情防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她带头亮身份、践承诺,围绕摸清人口底数、查清重点人员管控措施、讲清来返天长政策的“三清”目标开展“敲门行动”,共发出宣传单页1800多份,摸排在重点地区人员493人,已全部建立台账落实包保措施。
为应对台风“烟花”带来的连续强降雨,她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率领村两委成员日夜坚守在抗洪一线。去年7月27日,巡查发现农田内涝严重,如不及时处置将会导致减产。陈家梅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调集挖机、水泵等5台工程机械,紧急组织30余名党员志愿者昼夜奋战,累计排水近8000立方米,为来年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她心系弱势群体,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集中安置点,提前转移低洼地区群众和孤寡老人10余名,牢牢守住了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借力挖潜,做强村富农“领航员”
作为人大代表和村书记,陈家梅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2021年,她探索“党建引领信用村+标准化厂房”模式,在高标准完成农户信息采集、乡风文明评议和评星定级的基础上,凭借AAA级信用村在银行无抵押低息贷款50万,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通过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每年实现租金收入超4万元,做到带动村民就业和集体经济增收“双结合”。同时,她利用宿扬高速穿境花园的交通优势,和4家企业签订了5座高速广告牌租赁合同,每年增收村级集体经济2万元。经陈家梅多方谋划,2021年花园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至20.38万元,进一步充实了集体的“钱袋子”。
她时常下去走走,倾听群众的心声。2019年,她了解到村里较为偏远的张庄组9户群众仍吃着井水后,第一时间和上级相关部门沟通,筹资10.1万元铺设水管,帮他们解决了饮水安全。近年,围绕打造“宜居花园”,主动申报农村公益事业奖补政策,村村通道路硬化6350米,切实方便了群众出行。自2018年实行农村旱厕改造以来,全村累计旱厕改造428户,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建言融冰,做和谐共治“协调员”
她持续探索“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构建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主要体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去年6月,刘加春和俞启忠两户邻居因巷口使用产生纠纷,陈家梅得知后积极发挥“一约四会”作用,邀请双方子女到村矛盾调处中心,通过“听、辨、劝、让、和”五步法,鼓励争议双方对互谅互让、握手言和。最终,双方均表示今后共用巷口,并争做邻里和睦示范户。近年来,她累计调处矛盾纠纷300余件,在强化基层治理效能中彰显代表风采。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在秦栏镇人大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陈家梅提出了《关于在村(社区)试点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的建议》,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实施细则,文明乡风遍吹秦栏大地。去年3月,巡查发现居民李某大操大办生日宴会,陈家梅立即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德高望重的乡贤开展民主评议,决定拟将其列入“黑榜”,并通过公开栏、微信等形式公示一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监督。公示期间,榜上有名的李某感觉脸上无光,主动上门挨家挨户退回多收的礼金,并保证以后带头响应“随礼不超200元、宴席不超过15桌”等移风易俗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