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天长市人大>> 镇街人大>> 镇街人大>>正文内容
万寿镇人大:答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答卷”
“蔡老板,最近厂子里面生产有没有什么困难?咱们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克服过去。”在万寿镇新利公司,镇人大主席王秀斌正认真聆听记录新利公司董事长蔡丰富的建议。
民生实事无小事。今年以来,万寿镇人大以“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为抓手,认真履行“两个清单”职责情况监督责任,收集民意、办好实事,推动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以“加减乘除”法,答好群众满意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答卷”。
“加”强学习知“民情”。
“聚民意、惠民生”行动的开展,在为代表们指明工作方向和重点的同时,也给代表们提出新的挑战。万寿镇人大将修好政治必修课作为加强自身修养建设,增强履职担责水平的重要途径。坚持打造四为队伍,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务实措施,确保上级人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通过集中学习、经验交流和专题调研等形式,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带头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带头学习其他与岗位职责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增强信心,帮助代表们了解新时代民情民意,提升履职质效。
同时针对代表们普遍反映缺乏关于营商方面专业知识的问题,镇人大组织开展了专题学习活动,重点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通过学习,给代表们在主题活动中提供法律政策支持,提升代表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水平。
“减”少距离聚“民意”。
“当好人大代表,最根本的是要能够拉近和群众的距离,通过实际行动,聚集‘民心’‘民意’。”镇人大代表王春生说道,作为一名坚守在人民调解工作一线的代表,他经常进村入户和村民拉家常、聊心事。
万寿镇人大一直将村级网格作为倾听群众呼声、把握群众期待、回应群众关切的主阵地,推动代表躬身入局、服务到户。将各级人大代表分配到网格,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方面深入一线,走出去、沉下去,听取和收集意见建议,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并通过集中交办、跟踪督办、重点督办等方式,督促承办部门快速办理,做到“入网联亲,民呼我为”。
今年以来,万寿镇人大代表积极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围绕当前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相关问题,入户开展皖事通注册、反诈APP下载、监督权力一点通平台等活动600余次;加大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收集力度,共收集区镇人大代表建议400余条,并及时转交办理,以“一刻不耽搁”的工作状态,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乘”势而上惠“民生”。
民生实事只有“既开花又结果”才能真正惠及群众。今年以来,为充分发挥镇人大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镇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着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万寿镇人大通过“四个坚持”积极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助力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助推乡村振兴大发展。
通过充分发挥镇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密切的独特优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开展“四送一服”等活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把群众意愿体现到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并根据群众意见制定万寿镇为民十件实事,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同时,万寿镇人大抓牢对民生项目、资金的监督,有效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先后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大户种粮补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等资金使用过程以及高标准农田整治、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工程情况等进行监督,要求对资金的发放依据、发放标准进行公示公开,确保惠农资金落到实处。
“除”难解忧纾“民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彻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人大工作才真正做到位。万寿镇人大以乡村弱势群体和群众急难愁盼为中心,引导代表自觉地肩负起增进民生福祉责任,解民忧、纾民困,把一件件为民实事全力办牢办好办实。
为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利益,镇人大组织代表重点联系五保老人、贫困户、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定期会同镇级包靠干部入户走访贫困户,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到家中或学校探望留守儿童,老党员和优抚对象,关心其生产生活。
与此同时,镇人大组织代表联系走访61家企业,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深入辖区兆隆纸业、承顺铜业等重点企业,集中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走访,直击企业办事痛点、群众办事难点,听取一些发展痛点、采纳一批合理建议、掌握一手生产情况,助推优化营商环境。以万寿镇人大代表的倾力支持助力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全力保证经济发展目标不能降、招商不能等、项目不能慢、发展不能停。(万寿镇人大 叶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