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天长市人大>> 代表工作>> 代表工作>>正文内容
金集镇人大:人大代表“听民声” 护栏筑牢“安心线”
“以前走水塘边的路,总怕老人孩子脚下一滑摔下去,现在装上了护栏,心里踏实多了!”近日,金集镇仓房村仓马路的水塘畔,崭新的绿色防护栏顺着蜿蜒小路一路延伸,村民殷大爷望着护栏旁嬉戏的孙子,眼角的笑意里满是欣慰。这道坚实的“安全屏障”,正是镇人大主席团牵头、人大代表履职发力解决民生难题的生动实践——仅用15天,谕兴社区、仓房村、益民村三处临水危险路段便全部配齐防护栏与警示柱,彻底拔除了周边村民的“出行心病”。
问题的发现始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常态化走访”。在金集镇人大组织的“代表进网格、听民意”活动中,来自三个村(社区)的人大代表陆续收集到相似诉求:“水塘边的路连个遮挡都没有,大人走路都得留着心”。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代表履职的“风向标”,驻谕兴社区、仓房村、益民村的5名人大代表当即组成调研小组,开启“沉浸式”核查:入户走访12户常住村民摸清通行痛点,实地踏查三段路段丈量风险范围,用卷尺量路宽、用脚步探坡陡,最终确认这三处路是周边5个村民小组的“生命通道”——日均通行近百人,其中23名学生每天往返学校,临水无防护的隐患已成为威胁民生安全的“突出短板”。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我们履职的着力点。”人大代表们迅速整理调研情况,向镇人大主席团提交履职建议,详细说明路段风险、群众诉求及初步解决方案。镇人大主席团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明确“统一规划、分批施工、同步完工”的推进方案,并由镇人大主席团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整合镇公路站的技术支持、应急管理办的安全标准与村(社区)“两委”的属地优势,开启“定制化”攻坚:担任村干部的人大代表全程跟进,逐段丈量道路曲率与长度,探查水塘水深与坡比,结合农用车早晚通行高峰需求、学生上下学动线特点,为仓房村弯道处设计加强型护栏,为益民村路口预留农具车通行缺口,给谕兴社区路段增设密集警示柱,确保防护措施既“顶用”又“贴心”。
施工场上,人大代表与村民们一同当起“民生监督员”。“这段路雨天易滑,护栏底座得加固!”“靠近菜园的位置,留个小门方便农具进出”……人大代表将村民的细节建议逐一记录,当场与施工队、公路站技术人员沟通核实,能调整的立即优化,需完善的补充方案。15天后,三段道路全部“升级”完毕:绿色护栏沿水塘整齐排布,红色“注意安全”“请勿攀爬”警示语格外醒目,昔日让人提心吊胆的“危险路”,彻底变身村民安心通行的“舒心道”。
“以前雨天路滑,我压根不敢让老伴独自去菜园,现在有了护栏,她推着小推车就能放心去摘菜!”村民王阿姨的话道出了众人的心声。如今漫步乡间,水塘边的护栏稳稳矗立,骑车的村民不用再“贴着田埂挪步”,放学的孩子可以安心路过,曾经的安全隐患点成了民生放心点。
“听民意不能‘一阵风’,解民忧更要‘长效化’。”金集镇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已根据人大代表提议,建立“代表包联、村干协管、村民监督”的常态化机制,由人大代表每月牵头开展护栏状况巡查,每季度收集群众意见更新警示标识,让这道人大推动建成的“民生防护栏”,持续守护村民的“日常安心路”,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回应群众期盼。(金集镇 童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