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您现在的位置:天长市人大>> 镇街人大>> 镇街人大>>正文内容

实干企业谋发展 情系民生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字体: 打印文章 点击数:
 

迎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步入嘉丰公司的大门,厂区内的建筑风格统一和谐,道路平坦整洁、生产现场绿荫环绕、设备设施整洁明亮,工作节奏井然有序,每个人的脸上都面带微笑,干劲十足,在一群专注工作的人员当中,我们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笑容温和的中年男士,他穿着厂服正与工人探讨各类生产工艺的问题,他就是嘉丰的总经理,郑集镇人大代表陈大明同志。他秉承“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服务宗旨,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助力嘉丰企业做大做强做优,铸就了嘉丰今日的辉煌。自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陈大明更是以发展企业、热衷公益、回馈社会、依法履职为己任,用实际行动履行一名优秀人大代表的职责。

一、谋划振兴绘蓝图,擦亮“书香郑集”金招牌

(一)把握大局大势,挖掘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

创办于2006年的天长市嘉丰美术用品有限公司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年产值节节攀升,2021年公司综合销售超6.5亿元,在中国美术颜料出口排名第三,荣获“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南京都市圈最具投资价值文化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殊荣,成为安徽省内唯一、专业、大规模生产美术颜料的生产企业。

都说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一个好的经理。当年抱着国有企业“铁饭碗”的陈大明同志敏锐洞察到美术产品的商机,毅然决然的辞去稳定的工作,投身于创业浪潮中。当时的嘉丰企业只是一个拥有十几位员工的小作坊,除了厂房内一些基本生产设备外,生产原材料、技术资料可以说基本都没有。为了按期投产,他上任后,立即面向社会招聘企业所必需的技术人才,采购原材料,同时利用自己多年做销售形成的社会关系,向相关生产企业寻求技术资料。“盯产品,跑商家,抓管理,当时,可真把人忙坏了。”回忆当初的景象,陈大明至今记忆犹新。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嘉丰的生产正式启动,历经十六年的积累和裂变,嘉丰企业销售额年增长率高达94.53%,产业发展正式走上快车道。

(二)发挥优势特色,下好文化产业发展先行棋

郑集镇作为全国农村文化中心发源地,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陈大明立足于郑集的发展定位和市场需求导向,凝心聚力在品牌、技术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每年拨出销售收入5%用于产品技术研发,进一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打响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该企业目前拥有多个先进生产工艺的研磨、砂磨、灌装、包装车间,建立了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系统,以数字化管理完成颜料色浆及其产品的生产,确保源头、过程、检验、出厂等多个环节的安全可控。其生产工艺、原料配方、印刷工艺、外观、内外包装等相关工艺和技术已获得26项专利,公司主要产品均已获得美国ASTM-D4236美术材料安全认证及欧洲CE-EN71 Part3测试,生产的Artmate牌及Museum牌远销欧美。2021年因新型技术为公司增加收入26298.8万元,占总收入额83.11%,当之无愧的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三)持续深耕细作,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加速度

“企业要发展,核心在人才。”陈大明十分注重引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专门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公司顾问,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进行技术指导;成立安徽省青年就业见习基地,以优渥的待遇吸引高学历人才返乡就业;持续扩大经营规模,使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陈大明不断加大人才内部培养力度,“公司员工不仅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还要在理解之后,知道该怎么干、怎么干才是对的。”陈大明表示,每年公司都会安排中层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5次以上。人才的加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加速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陈大明还积极当好招商引资“宣传员”,吸引雪山纸业等企业落地投产,加速推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助力建成长三角文化体验基地、南京都市圈城市后花园。

二、汇聚力量担使命,赋予“乡村振兴”新动能

村企联建,激发发展活力。陈大明积极响应“党建引领助振兴、村企联建促脱贫”行动计划,主动与船塘村实现结对共建,共谋振兴大业。2019年船塘村成功申报工业厂房建设项目后,租赁给嘉丰公司使用20年,由嘉丰公司预付工程尾款123万元,到期后房屋固定资产全部交还给船塘村。2020年船塘村获得上级项目资金50万元,以周转方式给嘉丰公司用于租赁工业厂房配套设施,周转期3年,每年给予村4万元收益。嘉丰企业的鼎力相助持续壮大了船塘村的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后盾。同时船塘村村委充分发挥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的政治优势,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积极配合公司生产经营,帮助公司化解土地征用等各类矛盾纠纷和企业用工等难题,努力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空间。

关爱职工,增强发展动力。陈大明时刻将职工冷暖放在心上,将职工的利益挂在心头,他建议嘉丰公司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困难职工家庭救助资金,对于有实际困难的职工发放1000-5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同时,他每年还会举办各项团建活动和娱乐节目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让全体员工倍感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22年嘉丰新建高标准宿舍楼一栋,为外来务工人员营造家的温暖。郑集镇人口基数小、人员流失大,一些中小微企业存在招工难、用工难、留工难,而嘉丰公司不仅没有职工流失,相反,不少人都想方设法往嘉丰里“钻”,职工们都以在嘉丰工作而自豪。

热心公益,形成发展合力。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多年来,陈大明将关爱扶助弱势群体的为民情怀深深根植于公司企业文化中。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陈大明时刻关注学生教育问题。每年暑期,陈大明都会调整近百个工作岗位为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提供工作机会,积极组织继续教育和任职培训,使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节奏。同时,持续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圆读书梦,这些学生学业有成后也加入了资助人行列,在全镇形成互帮互助的友爱氛围。今年四月,疫情防控的警报再次拉响,天长进入静态管理阶段,陈大明率先垂范,严格落实企业防控措施,做到不减员,不降薪,稳定员工人心,慷慨解囊,为政府捐资捐物,给足抗疫马力,有力的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三、夯实党建筑堡垒,打造企业发展主阵地

陈大明作为嘉丰党支部书记,以“创先争优”为切入点,不断抓好党支部的自身建设,积极发挥党支部一班人及其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建设构筑起了一个坚强的堡垒,也为公司的强势发展注入了活力。

提高党员素质,争当企业标兵。支部把提升党员素质,打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支部建设的工作基础,认真抓好党员培训。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如组织党员干部拓展训练、外出参观学习取经,举办党员骨干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方式,大力培养党员良好的思想道德、作风纪律、廉洁守法精神,使广大党员在争当企业排头兵中个个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比如戴天萍同志,奉献岗位,廉洁自律,率先垂范;比如董传山同志,积极热情,团结协作,践行职责。

积极建言献策,提升企业美誉。陈大明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企业特点,充分认清所肩负的责任,确定好自身工作位置和工作角度,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的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过程之中,积极为企业在发展中攻坚克难、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跨越出谋划策,当好企业的带头人、好管家、好参谋。使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公司在当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增,公司充满了社会活力。

丰富活动内涵,引领文明风尚。陈大明一直秉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企业文化理念,始终坚持在建设美丽乡村,搞好农村振兴等方面作出表率。以实际行动倡导新风尚,唤起更多人关注郑集镇乡村振兴事业。打好治理有效“行动牌”,经常性组织企业员工身穿志愿服装,携带必要工具,到田间街头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和环境整治服务活动;打好乡风文明“风尚牌”,争当移风易俗、文明用餐等文明理念的宣传者,践行者;打好生活富裕“爱心牌”,结合春节等重要节日,党支部都会拿出慰问资金、生活用品等,帮助农村孤寡老人、困难党员、残疾人、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

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在奔跑中抵达远方。在采访中,陈大明信心满怀地对记者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政治荣誉,更是一种担当、一种社会责任。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服务社会是我们企业的责任,只有不断地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更好的回报社会。我将时刻牢记人大代表的使命,在抢占企业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同时,努力做好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为郑集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企业力量!(郑集镇 闵家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