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您现在的位置:天长市人大>> 镇街人大>> 镇街人大>>正文内容

铜城镇:“人大代表”当“田长”,护田保“粮仓”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字体: 打印文章 点击数:
 

农田质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近年来,铜城镇为了将耕地保护管理延伸到终端,构建起覆盖全面、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耕地保护机制,积极探索实施人大代表当“田长”制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富于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度先行,为“护田保粮”下好“先手棋”。铜城镇积极推进“田长制”,创新人大代表当“田长”1000亩左右安排1名人大代表管护员明确镇、村、组级管护责任打通耕地保护机制“最后一米”,实现耕地保护主体完整、责任下沉,使“长牙齿”的耕保硬措施落到实处。铜城镇人大代表、沿湖村党总支书记王海林就是其中一员,在春耕开始之初他就非常忙碌,任职三级“田长”的他每周坚持至少两次全村巡查,把全村的耕地转了个遍。在他的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巡查记录。巡查中,一旦发现违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他就会及时制止并上报。他还在田间地头挂上永久性标志牌16个,公布出自己姓名和电话,形成“点+”立体宣传模式。“王代表不仅‘管得宽’,违法占用要管、避免土地撂荒要管、提升耕地质量要管,督促清理白色垃圾及废弃农药瓶,避免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他也管。”沿湖村的种粮大户李大哥说。

化零为整,为“藏粮于地”打好“基本盘”。铜城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多渠道筹集资金,聚焦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整治。在整治之初,王海林就走村入户耐心宣讲政策,热心答疑解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化零为整、小田变成大田优势传达给每一位责任田田主。他还特别听取群众的意见,将群众提出的“规模适度、集中连片、耕作层厚度适宜、斜坡合理”这几点要求及时传达给镇政府,帮助政府在高标准农田整治过程中能够决策到位。“整治之前,没有路、没有渠,也没有沟,灌溉还是漫灌模式,粮食种好了也难运出来,现在完全变了样子,我们特别想再流转个几十亩地种种,我们以后还想找王代表帮忙流转土地。”沿湖村种粮大户说。

农田托管,为“高标农田”配上“管理员”。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要有人护、有人修,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哪段路容易破损,哪段渠道常堵塞,哪块低洼地总积水,我都记在心里。农田管好了,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一年两季,‘吨粮地’妥妥的,农民才能长远受益。铜城镇沿湖村人大代表王海林说“下一步,我计划利用好我们沿湖的村集体合作社,与种粮大户开展合作,统一流转土地,让农民变‘股东’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打造高标准农田上持续发力,做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