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天长市人大>> 新闻中心>> 常委会会报>>正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报告的意见
2009年10月15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认为,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各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与实施农业标准化有机结合,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对农业投入品的全面监管,保障了安全生产和消费;三是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广大农民安全自律和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四是不断加大投入,健全农产品安全投入机制,积极出台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财政扶持政策。
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上监管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工作环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监管难度较大,不安全的隐患仍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监管工作任重道远。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产业安全的重要支撑,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安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坚定不移、持之以恒、齐心协力地抓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市政府要尽快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管理、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的产销、使用、检测和处罚程序,从各个环节消除其对农产品的超标污染和潜在威胁,让全市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政府要及早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在划清和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增强各个监管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做到职能定位准确,监管方向清晰,监管手段有力,切实避免出现监督管理的真空。
四、尽快出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生产的奖励政策。要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积极倡导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广大农民以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经营,逐步取代散种、散养、散卖的传统办法。
五、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投入品的危害残留。要把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降低农业投入品危害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化监督检测体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控制体系、危险病虫害检疫和农药检测体系,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新的突破。
六、应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标准化农业,推进农产品健康安全生产,从源头上消除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同时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正常运转经费,并逐步将其列入财政预算。